棕翅歌百灵(英文名:Bengal Bush Lark,学名:Mirafra assamica),是雀形目百灵科歌百灵属的鸟类。体型较小、体格健壮的陆栖鸟类。以短尾巴、强壮的喙和红褐色的翅膀为显著特征。广泛分布于南亚,包括印度北部、尼泊尔南部、不丹、孟加拉国和缅甸西部。
外形特征:棕翅歌百灵体长约16厘米,拥有厚重的身体、大喙、短尾和较长的腿。其头部有淡褐色眉纹,上体颜色为暗灰褐色,头顶、肩部和背部有明显深色条纹,颈背条纹不明显。翅膀呈暗灰褐色至黑褐色,翼上覆羽和三级飞羽边缘有淡褐色或红褐色,主翼羽宽大的红褐色边缘形成显眼的红褐色斑块,尤其在飞行中可见。尾羽暗灰褐色,最外侧尾羽的外侧有红褐色至淡褐色,磨损时更显淡色。下体红褐色至淡褐色,胸腹部有中等密度的深色条纹。虹膜棕色,喙上部大多为暗灰色,下部粉红色,腿粉色。雌雄羽色相似,但雌鸟平均体型较小。幼鸟在冠羽、肩羽和背部有更广泛的深色中心和窄的浅色尖端。
鸣叫特征:棕翅歌百灵的鸣唱是一连串单调重复的薄而略带刺耳的双音节音符,通常在飞行中发出;较少见的鸣唱是从地面或低矮的栖木发出,偶尔在飞行中,表现为一系列短促、多变的音符和模仿声音。叫声是一系列短暂、爆发式的高音调音符。
生活习性:棕翅歌百灵栖息于开阔的草地和田野,通常但并非总是有零星的灌木和树木。它几乎完全生活在地面上。它是一种留鸟,生活于干燥的草地及灌木覆盖的平原和矮山,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它主要以种子和昆虫为食,特别是在繁殖季节。
生长繁殖:繁殖期从3月至8月,主要集中在5月和6月。雄鸟进行高飞、起伏持续的鸣唱飞行,交替快速拍打翅膀与短暂滑翔,展开翅膀和尾羽。巢穴为地面凹处的草杯状结构,有时呈穹顶形状。每窝产3至4枚卵,孵化和育雏期未有具体记录。
区别辨识:棕翅歌百灵与其他几种Mirafra属的歌百灵相比,整体颜色更深,上体与下体颜色对比不那么明显,可以通过整体较暗和图案对比不那么鲜明的羽毛来区分。例如,与斯里兰卡歌百灵、缅甸歌百灵和印度歌百灵相比,它的羽毛颜色整体更深,图案对比不那么强烈。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域包括印度北部至尼泊尔南部,延伸至不丹、孟加拉国和缅甸西部。
其他:曾被视为几个亚种,包括Bengal亚种assamica和Madras亚种affinis,后来基于歌曲和展示行为的差异被分为斯里兰卡歌百灵和严格意义上的assamica。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棕翅歌百灵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